七月七日,是中國軍民抗爭日本帝國主義的紀念日。當83年前的歷史節點在這一天重現的時候,當戰爭創傷在和平年代只能靠記憶的方式還原的時候,沒有人會懷疑這一種莊重。
  而在七月七日這一天的前後,當年二戰的主角們卻各有各的不同。軍國主義之魂在日本從未有過停歇,相反,卻有著愈演愈烈之勢。安倍到處謀求著解禁集體自衛權,而這一切,又似乎是它的主子美國所願意看到的。山姆大叔樂於日本成為牽制中國的打手,又可以用戰爭護衛為要求,成為日本的尾大不掉。而誰能想到,70多年前,這兩個國家還是以怎樣的慘烈之勢對戰在血泊中的太平洋。
  確實,世界在變,國與國的關係也在鬥轉星移。曾經的對手,現在倒成了不分彼此的好兄弟;而之前為自由而戰的戰友,卻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站在了對立面。無妨,這就是變化中的大世界。我們無須對此長吁短嘆和唏噓不已。只是在“沒有共同的敵人和朋友”的語境下,還想問問在太平洋這塊當年二戰的主戰場上,誰還對戰爭的陰霾存有戒心?
  就在七月七日期間,安倍以日本政府追求地區和平和穩定的基本立場為理由,來尋求訪問澳大利亞、新西蘭和巴布亞新幾內亞。當年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曾經遭受到日本零式戰機的肆虐,當年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曾經是戰火紛飛之地。如今和平的曙光好不容易降臨,但當年侵略者的後裔們再次登陸之時,卻還是裹挾著和戰爭靠邊的防衛為名。
  日本來到澳大利亞是想強調盟友的關係,但是日本對於歷史的藐視,以及對於軍事存在的本能渴望,卻很可能給它那些自詡為盟友的國家帶來無法解釋的不安全因素。而美國在此之際似乎也不願被亞太地區所邊緣化,它正準備向印度出售兩億美元反艦導彈,欲制衡中國。
  這就是現在的太平洋地區,雖然中國一再強調和平崛起,但總有幾個國家不以為然。這倒不是因為裝傻或者賣萌,而是因為它們在內心中都有著各自的小算盤。有的是對霸權主義的不依不舍,有的則是對資源和土地的覬覦。而這一些,不都是70多年前那場世界大戰的諸多導火索中的一部分嗎?
  相比於混沌的亞太地區,西方國家對於二戰的虔誠態度真是值得某些國家學習。譬如每年6月6日,歐洲戰場的參戰國都會派最高元首來法國進行紀念活動,每每都不會落空。而那些大國領導人,甚至可以在這一天進行雙邊或者多邊的會談。相比於開闢第二戰場的6月6日,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人的7月7日則有點像自家的獨角戲。不是歷史選擇了遺忘,而是角色選擇了轉換。只是等到警報響起的那一天之時,可別再想起了農夫和蛇的故事。
  文/謝偉鋒  (原標題:七月七日,不僅僅是中國的戰爭紀念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p45mpps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